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用户名: 密码: 注 册
 
您当前的位置:专题报道 > 提高素质是海外华人长远发展关键

 

11月24日,经历了一段“黑暗岁月”的罗马尼亚华商聚集地——尼罗和红龙市场恢复了水电和市场物业保障。上周,当商户们抗议管理方无理收取额外费用后,管理方对市场实行了停电停水等措施。后经多方与管理方谈判,问题才得以解决。这样情况对欧洲华商而言并不少见,各种名目的盘查更是司空见惯。很多人眼中风光无限的欧洲华商正是在这样并不友好的氛围中拼搏着。

 

各国华商之痛

 

散落在各国的华商虽相隔甚远,其在旅居国的遭遇却总有几分相似之处。前阵子俄罗斯灰色清关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其他各国的华商也人人自危。

 

人们的心情还未从俄罗斯这一事件中恢复,匈牙利又拉紧了华商的神经。几乎所有当地华人都在电视上看到惊人的画面:全副武装的匈牙利防暴警察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冲入几名华商家中,强行带走了犹在睡梦中的华商。第二天起,坊间就出现了各种议论。被带走华商的家人朋友开始奔波忙碌,其他幸运地游离于此次事件之外的华商则屏息以待,时刻关注事态发展。这一事件在当地华人圈引起的震动可想而知。

 

自上世纪80年代末,华人大批进入匈牙利经商以来,对华商此种强度的整治虽不常见,但当地警察各种名目的盘查却并不新鲜。有时,海关、税务、卫生局、边防警察会包围华商集中的市场,禁止所有人、车辆出入,并进行严格的身份检查、商品检查。有时,警察会针对某一商铺进行彻底检查,通常的结果都是这个商铺在检查完毕后变得空空如也。

 

匈牙利的华商并不孤独。西班牙、意大利、罗马尼亚等国华商遭遇盘查的例子也屡见不鲜。通常情况都是由当地警察、劳工、海关、税务等几大部门的人员组成检查队伍,检查内容涉及是否规范使用劳工,所销售、库存商品是否具备正常的通关手续,是否规范使用发票,是否涉嫌偷税、漏税等方面的问题。

 

华商为何屡遭盘查

 

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尤其是第一代移民,大都要承受极大的生存压力。当地政府此种不友好态度无异于雪上加霜。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原因自是多方面的。

 

这其中有深刻的历史原因。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后,东欧各国急需进口大量便宜货品,大批华商做起了民间贸易。为了鼓励进口、简化海关手续,这些国家允许“清关”公司为货主代办进口业务,此类清关通常比正规报关关税便宜许多,其中难免有许多猫腻。不过,随着社会发展,各国慢慢加大了对灰色清关的整治力度。另外,匈牙利等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后,各项规章制度日趋完善,华商的日子自然难过起来。

 

现实层面上来讲,近年来欧洲各国均加大了限制外来移民的力度,势必容易发生移民问题与华商问题混淆的矛盾。而且,欧洲各国的对华政策处在不断调整中,有时难免会对当地华商产生副作用。某些国家对中国货品带有情绪性的抵制,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围堵。这种不友好最明显的表现莫过于一旦有某餐馆厨房不卫生的消息,中餐馆一定会首当其冲地遭殃。

 

华商自身也的确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此次匈牙利的华商事件,某些华商高调全款购置房地产可能是诱因之一。有专家分析,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匈牙利经济不景气。这时华商的高调自然很容易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从而带来连锁效应。

 

还有一个原因在于,华商,尤其是中东欧华商刚刚走过创业阶段,虽然雇用了当地员工,但还未能形成规模,对当地经济的拉动非常有限。而且,因为许多国家的税收政策过于苛刻,许多华商都壮着胆子打擦边球,很难经得起当地有关部门的仔细检查。

 


 

[NextPage]

 

华商该如何应对

 

问题出现了,逃避不是办法,只能去面对,去解决。面对这种种不利,华商该如何应对?

 

针对历史遗留的灰色清关问题,已经开始有专家呼吁“白色清关”。中俄目前已经走出了第一步。10月,访华的俄罗斯总理普京见证两国海关总署签署《关于规范通关监管秩序的合作备忘录》。这标志着中俄海关合作正式启动,俄方今后会为华商的“白色清关”提供便利。这也为其他还有类似问题的国家提供了参考。

 

专家还强调,华商必须改善自身形象,提高自身诚信。目前,欧洲华商几乎是廉价日用消费品的代名词,某些产品的确存在一定的品质问题,达不到欧盟的要求。比如欧盟的检测曾发现,中国生产的儿童游泳衣增塑剂DEPH含量超过14%,会导致儿童中毒。这严重违反了欧盟关于限制儿童玩具及其他用品中DEPH含量的规定。所以,如何保证自己所经营的中国产品的质量合格,关乎欧洲华商的诚信及发展前途。

 

当然,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势必需要华商与当地政府双方的共同努力。而华商形象的改善不仅涉及到产品质量,还涉及到华商转型问题,这也必定是个漫长的过程。

 

据媒体报道,在近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意大利当地警方对47家移民企业进行了检查,包括建筑公司、制衣工厂、酒吧、餐馆和理发店,其中30家是华人企业。通过对华人企业及其它移民企业的检查,发现有14家企业存在不合法行为,共查获48名非法劳工,其中14名非法移民,7人因违反移民法被逮捕,6家企业被暂停经营,罚款总额为14万8千欧元。特别是华人企业,在30家被检查的华人企业中共发现37名非法劳工,同时还存在非法搭建、在厂房内住宿及卫生条件恶劣等问题。

 

华人随意走在大街上都有可能受到警察的无故检查,为什么意大利政府要单单对华人以及工厂进行带有“歧视性的检查”?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思考:首先我们要从根本上了解意大利政府是什么态度以及采取怎么样的政策。然后从自身角度反省一下,华人的生存之道也相应应该有所改变。笔者认为突出一个问题是,华人想要在某地生存,学好当地语言是重中之重。

 

半个世纪以来,华人在欧洲的谋生之道仅仅是依靠廉价的劳动力,然而在现今科学高度发展的环境下,这种粗放型经济模式显然已不符合当前的局势。如今部分华人也已经集聚了相当丰厚财力,此时,不应当绞尽脑汁如何挥霍这些数之不尽的金钱,想要生存,依旧任重道远。这部分华人正是向美好未来道路前进的先锋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辟新道路。

 

假如新路线已经被发现,情势已经有了变化,而我们已受到了损害时,我们的努力方向不是企图参加新路线,设法分享一部分利益,而是坚持旧的路线。这时要在竞争中争取胜利,只有以果敢、进取的精神来巧妙地适应新形势,而如果想使用一些目光短浅的计谋来维持现局,那么这就像那些傻子、那些败家子一样,想乞助于炼金术。

 

近年来,华人的生意频遭坎坷,华人之间的价格战也越打越激烈,最终导致我们华人自己谁也无法生存。明白了祸起萧墙的道理,但是同时我们更应该紧记前车之鉴,时刻警惕,走稳每一脚步。所以真正对华人有害的,并不是其它国家对华人的压榨,而是华人自己之间内战的永无休止。华人虽然是巨财的持有者,但一直是散落在各个角落。

 

一个不难而知的道理:当一些部落的联合实力上升到足够有统治地位时候,还是同别的一般的小小国家在进行着竞争;面对着无数对手,那么也就不再具有特别优势,在没有具有统一力量的团体对它们展开竞争之前,它们暂时可以保持略微的优势存在着;但是一旦情势有了变化,一些具有统一力量的组织同它们展开了竞争以后,这时它们除了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与之抗衡的统一组织外,将只能坐以待毙。

 

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曾感慨:从来就没有一种商业政策能使一个单独的群体对许多统一的大群体长期保持商业优势的。此时的华人就是这些具有统治地位的散户,如果采用的理由正当时候,对这个政策仍然弃之不用,那么注定不是属于胜利者。

 

华人企业活跃了意大利的一些市场,刺激了当地经济发展,为繁荣当地经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一点已经为当地人所认可。但是,华人企业为什么会经常遭到不公正的待遇,其主要原因是华人企业缺少与主流社会的沟通与交流,华人企业要维权,加强与主流社会的交流非常必要。为了改善旅意华商普遍存在的经济上大而不强、政治上任人宰割的现状,就必须积极融入主流,加强与主流社会团体的合作,畅通表达意愿的渠道。所以学习语言、融入主流社会已是迫在眉睫。

 

要想长久赢得发展,海外华人不仅要不断提升本身素质、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更要促进与主流社会团体的沟通,增进华商和当地企业间的交流,在发展中求得互谅和支持,增加彼此间的信任,才能够更好的合作、更好的发展,取得共赢。

 


 

[NextPage]

 

舍“小聪明” 得“大智慧”

 

法国《欧洲时报》7月28日刊发时评文章说,俄罗斯“一只蚂蚁”牵动数万华商的命运,甚至波及中俄经贸关系,“灰色清关”这个词汇构成了此次事件的焦点。俄罗斯下决心打击“灰色清关”,长远上有利于中俄民间贸易的健康发展。

 

对于海外华商以及在各国从事民间贸易的中国商人而言,更应从此次事件中汲取教训,通过正常、合法的途径出入海关,这也是“中国制造”走向全球的最好方式。在整个中国经济和“中国制造”都在逐渐转型的今天,海外华商也到了摈弃那些不合时宜的“小智慧”的时候。期待他们能够以“大智慧”发掘“大商机”,从而造就华商海外经营的“大安全”。

 

近期以来,在俄罗斯切尔基佐沃市场经营的数万名华商,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赖以生存的市场被关闭,数百亿人民币的货品被查封,部分商贩被限期离境甚至扣押……在这个被俗称为“一只蚂蚁”的市场外,海外华商真切体验着“热锅上蚂蚁”的命运,在等待和奔走中备受煎熬。

 

海外华商的遭遇引起中国政府的关注,以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为首的中国代表团赴俄交涉,并立即收到成效。如今,华商已被允许从关闭的市场中提取自己的货物,俄方也开始实施清理摊位和转移货物的具体方案,并愿意提供必要的协助,同华商代表就相关问题进行磋商。

 

“一只蚂蚁”牵动数万华商的命运,甚至波及中俄经贸关系,又是什么让这只“蚂蚁”有了如此巨大的能量?

 

从媒体的报道中不难发现,“灰色清关”这个词汇构成了此次事件的焦点。所谓“灰色清关”,是指通过“清关公司”办理进关手续,发货人只需向“清关公司”交纳一笔费用,后者全程代办报关、纳税、商检等手续。

 

应该指出,“灰色清关”的产生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是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提振经济、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而这一“历史的功臣”此次成为被打击的对象,其原因在于,“清关公司”往往通过贿赂海关官员,将高税率的货物报成低税率货物并瞒报货值,同时无法向收货人提供正式的海关完税凭证,成了一种偷税漏税行为。有报道称,因“灰色清关”而导致的俄罗斯关税损失,每年至少在200亿美元。

 

提高素质是海外华人赢得长远发展关键

 

意大利《欧联时报》28日发表评论员文章说,海外华人要想长久赢得发展,不仅要不断提升本身素质、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更要促进与主流社会团体的沟通,增进华商和当地企业间的交流,在发展中求得互谅和支持,增加彼此间的信任,才能够更好的合作、更好的发展,取得共赢。

 

据媒体报道,在近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意大利当地警方对47家移民企业进行了检查,包括建筑公司、制衣工厂、酒吧、餐馆和理发店,其中30家是华人企业。通过对华人企业及其它移民企业的检查,发现有14家企业存在不合法行为,共查获48名非法劳工,其中14名非法移民,7人因违反移民法被逮捕,6家企业被暂停经营,罚款总额为14万8千欧元。特别是华人企业,在30家被检查的华人企业中共发现37名非法劳工,同时还存在非法搭建、在厂房内住宿及卫生条件恶劣等问题。

 

华人随意走在大街上都有可能受到警察的无故检查,为什么意大利政府要单单对华人以及工厂进行带有“歧视性的检查”?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思考:首先我们要从根本上了解意大利政府是什么态度以及采取怎么样的政策。然后从自身角度反省一下,华人的生存之道也相应应该有所改变。笔者认为突出一个问题是,华人想要在某地生存,学好当地语言是重中之重。

 

半个世纪以来,华人在欧洲的谋生之道仅仅是依靠廉价的劳动力,然而在现今科学高度发展的环境下,这种粗放型经济模式显然已不符合当前的局势。如今部分华人也已经集聚了相当丰厚财力,此时,不应当绞尽脑汁如何挥霍这些数之不尽的金钱,想要生存,依旧任重道远。这部分华人正是向美好未来道路前进的先锋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辟新道路。

 

假如新路线已经被发现,情势已经有了变化,而我们已受到了损害时,我们的努力方向不是企图参加新路线,设法分享一部分利益,而是坚持旧的路线。这时要在竞争中争取胜利,只有以果敢、进取的精神来巧妙地适应新形势,而如果想使用一些目光短浅的计谋来维持现局,那么这就像那些傻子、那些败家子一样,想乞助于炼金术。

 

近年来,华人的生意频遭坎坷,华人之间的价格战也越打越激烈,最终导致我们华人自己谁也无法生存。明白了祸起萧墙的道理,但是同时我们更应该紧记前车之鉴,时刻警惕,走稳每一脚步。所以真正对华人有害的,并不是其它国家对华人的压榨,而是华人自己之间内战的永无休止。华人虽然是巨财的持有者,但一直是散落在各个角落。

 

一个不难而知的道理:当一些部落的联合实力上升到足够有统治地位时候,还是同别的一般的小小国家在进行着竞争;面对着无数对手,那么也就不再具有特别优势,在没有具有统一力量的团体对它们展开竞争之前,它们暂时可以保持略微的优势存在着;但是一旦情势有了变化,一些具有统一力量的组织同它们展开了竞争以后,这时它们除了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与之抗衡的统一组织外,将只能坐以待毙。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曾感慨:从来就没有一种商业政策能使一个单独的群体对许多统一的大群体长期保持商业优势的。此时的华人就是这些具有统治地位的散户,如果采用的理由正当时候,对这个政策仍然弃之不用,那么注定不是属于胜利者。

 

华人企业活跃了意大利的一些市场,刺激了当地经济发展,为繁荣当地经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一点已经为当地人所认可。但是,华人企业为什么会经常遭到不公正的待遇,其主要原因是华人企业缺少与主流社会的沟通与交流,华人企业要维权,加强与主流社会的交流非常必要。为了改善旅意华商普遍存在的经济上大而不强、政治上任人宰割的现状,就必须积极融入主流,加强与主流社会团体的合作,畅通表达意愿的渠道。所以学习语言、融入主流社会已是迫在眉睫。

 

要想长久赢得发展,海外华人不仅要不断提升本身素质、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更要促进与主流社会团体的沟通,增进华商和当地企业间的交流,在发展中求得互谅和支持,增加彼此间的信任,才能够更好的合作、更好的发展,取得共赢。

 


 

 
 
 
友情链接
关于本站 | 总裁热线 | 版权申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2018 世华企中俱网
http://www.wocec.com

世界华人企业家(中国)俱乐部有限公司主办